Page 157 - 中華民國111年內政概要
P. 157
1.提供災害搶救與緊急應變人員在職訓練。
2.促進國際災害防救技術訓練交流。
3.提供消防人員養成教育專業訓練。
4.提供立體救災訓練場所。
( 二 )辦理消防人員在職專業訓練講習,提升消防人員素質
110年辦理各項消防專業訓練班,計157班,受訓學員6,559人,訓練量達6萬6,544人
日次。
( 三 )持續推動訓練中心專業教材編撰
為因應各訓練班期及訓練中心各式模擬訓練場地,109年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籌組
17組訓練教材編輯委員會,於110年陸續完成消防體能、救災安全管理、火災搶救、救助
技巧、都市搜救、急流救生、緊急救護、防火教育、災害防救、山難搜救、火災搶救指
揮官、公共安全潛水及各類事故搶救( 公路及隧道、石化災害、捷運及地下場站、航空
器、船舶 )等共17項訓練教材之編撰及課程規劃。
另考量近年災害搶救型態與類別及提升專業性,規劃「 繩索救援訓練 」、「 車禍及
重型救援訓練 」、「 消防人員自救 」、「 快速救援小組 」、「 消防戰術體能訓練 」及「 車
輛安全駕駛訓練 」等6項訓練課程,並於111年陸續開辦。
( 四 )偕同部會及企業強化防救災訓練
偕同外交部、國防部、交通部、僑
務委員會等開辦各種災防訓練、接受委
託開辦民間企業團體( 如台塑、台積電、
聯華電子等 )火災及化學災害救災訓練,
並接受民間企業單位( 國際獅子會、南部
科學園區環境保護發展推動基金會及臺
國防部辦理「 國軍支援大型災害搶救種子教官訓練 」初
南市立醫院等 )防災體驗課程。 階班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