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中華民國111年內政概要
P. 137
作 」及「 公私協力 」3大核心規劃,結合「 災害防救深耕第3期計畫 」所建立防災士制度
及韌性社區制度予以持續精進運作,並連結民間防救災能量,以逐步建立公私協作機
制,同時更進一步以大規模災害整備方向,持續深化地方政府災害防救能量,強化民
眾災害風險意識與溝通。
( 二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運作
1. 110年度因應豪雨及颱風,共開設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計6次,本部消防署均成立緊急應
變小組配合運作。
2. 辦理EMIC2.0常態性測試演練
為提升地方政府及中央相關部會災情傳遞及災害應變處置效能,本部消防署業於
110年4月19日函頒「 110年應變管理資訊系統( EMIC2.0 )演練計畫 」,並於110年4月
及10月針對各中央部會、直轄市、縣( 市 )政府、鄉( 鎮、市、區 )公所及本部消防署
緊急應變小組進行常態性演練,地方政府及本部消防署緊急應變小組藉由填報範例災
情及表單達到熟悉系統操作之目的,另於5月加演交通組災情通報上傳演練及疏散收
容系統作業演練,增進強化應變處置作為之成效。
3. 強化災害應變效能
由本部消防署署長擔任常任副指揮官,銜接整合平時與災時救災能量,於重大災
害型態未明者,先行啟動中央災害應變機制,另整合台電、台水及中油公司進駐人員與
本部消防署共同運作,強化水電等維生管線重大災情彙整作業,並建立災情資訊查核機
制,經發現落差時,即時對外說明;每日召開6次記者會,發布宣導、預警或災情訊息,
強化對外災害應變情資傳遞,並依據研判情資,災前派先遣小組進駐風險較高之縣市
應變中心,掌握災情及支援需求,於颱風警報解除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視需要持續運
作,追蹤管制水、電、通訊、道路之修復進度,提升復原效率,儘速回復民眾正常生活。
( 三 )舉辦110年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
為提升各級政府地震災害應變能力及災前整備工作,並強化全民地震防災意識,
於110年9月15日設定東部琉球隱沒帶發生規模8.0地震,並模擬東部地區大量建築物倒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