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製作以泰雅族遷移為主題的影片《泰雅千年》榮獲美國第41屆休士頓影展民族與文化獎項最高榮譽的白金獎,以及入選2008年北京中外青年電影交流週最佳短片和2008年莫斯科視覺人類學影展。不但成功地對國際間展現臺灣在民族文化上的努力,更提昇臺灣在國際上重視原住民傳統文化形象,這無疑是對台灣原住民文化的莫大肯定,除顯現雪霸國家公園同仁的努力外,也見證了雪霸國家公園長期與鄰近部落建立伙伴關係的用心。
《泰雅千年》係由新竹縣尖石鄉秀巒村的鎮西堡、新光及司馬庫斯部落、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泰雅族紀錄片導演比令.亞布、原住民主題漫畫家邱若龍,以及吾鄉工作坊盧思岳執行長結合曾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陳文彬和靜宜大學南島民族研究中心林益仁主任帶領的研究團隊等跨領域工作團隊協力完成的影片。
雪霸國家公園為推廣及記錄泰雅文化,從2006年7月開始委託製作《泰雅千年》影片,全案歷時二年籌劃,並在偏遠的新竹縣尖石鄉後山拍攝完成。在靜宜大學南島民族研究中心的學術支援下,歷時半年工作團隊於雪霸國家公園範圍內的泰雅部落展開田野調查,最後選定鎮西堡部落為拍攝地點及搭建古泰雅部落所在。這支劇情片以古泰雅族的部落遷徙為主軸,呈現泰雅族的生態文化智慧及族群流徙的歷史滄桑。透過「泰雅遷徙」的主題,並標識「尋根意識」的價值,而呈現史詩般的壯闊山景與細膩動人的情感。
有別於一般商業片的操作,《泰雅千年》於籌備及拍攝過程中秉持在地參與的理念,邀請當地部落-鎮西堡和新光部落泰雅族人一同合作。兩部落組成「鎮西堡-新光部落工作委員會」協助推動拍片事宜,透過委員會邀集兩部落族人搭造古泰雅部落。片場至今仍留存著,期盼影片完成後部落族人能將之營造為部落文化公共財。
《泰雅千年》跳脫既定的文化簡介片窠臼,以劇情片的方式重現的泰雅族集體記憶-遷移。藉由遷移將泰雅族豐富的傳統生態智慧介紹給大眾認識,並且全程使用泰雅語發音。陳文彬導演堅持在地居民於影片中飾演自己的祖先,工作團隊邀請差事劇團鍾喬老師於演員肢體工作坊中訓練演員。演出者尚有鄰近的司馬庫斯部落族人,以及片中唯一的專業演員-尤勞.尤幹。《泰雅千年》從協調到拍攝,紀錄片導演比令.亞布於一旁同步記錄所有過程。
今年休士頓影展有超過37個國家,4500多部影片參展。部落耆老宋坤榮與導演陳文彬亦出席該頒獎盛會。此為雪霸國家公園首度嘗試以電影形式介紹泰雅文化,經過這次被國際肯定及看到工作團隊堅持繼續在地參與的用心,雪霸國家公園未來會朝向與部落建立友好的夥伴關係的方向邁進。
7月30日上午10點將在台北市長官邸舉辦得獎記者會,由雪霸國家公園林青處長主持,邀請內政部廖了以部長、製作人盧思岳和林益仁、導演陳文彬、泰雅古訓主唱人達少.瓦旦參與盛會。並在8月3日將在雪霸國家公園汶水遊客中心舉辦《泰雅千年》影片首映會和新書發表會,同時辦理為期二個月(8月3日至9月30日)的泰雅文化裝飾藝術特展活動(策展人高一民),讓影片中之佈置、服飾走出影片,實際展現在民眾眼前,以及透過專屬網站中英文介紹泰雅族人搭造古泰雅部落過程、影片籌劃和拍攝過程,期望藉環境教育推廣活動,加深民眾對影片的認知,並以活潑生動方式推廣泰雅族生態文化,讓國際友人和國人更加關心及瞭解泰雅族文化。(本文文字及圖片提供: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