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霸國家公園電子報 2012-03-13
雪霸國家公園 第184 期電子報

本報內容由雪霸國家公園 提供
*
* *
*
專題報導~春訪雲霧小精靈的故鄉—觀霧
*
*
春訪雲霧小精靈的故鄉—觀霧〈文字及圖片提供/本處保育課〉
 
觀霧,是雲霧小精靈—觀霧山椒魚的故鄉,春暖花開之際,雪霸國家公園除了武陵地區的櫻花爭奇鬥豔外,觀霧地區的臺灣山胡椒(馬告)正低調優雅綻放其淡黃花朵,迎接著觀霧山椒魚的甦醒,而雪霸國家公園所委託的研究人員也好整以暇的準備探訪觀霧生態學的奧秘。
 
雪霸處指出,觀霧山椒魚是在97年於國際季刊中正式被發表為新種的兩棲類動物,農委會並於同年7月公告將其列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棲息在雪山山脈中部及北部1300公尺以上,海拔分布為台灣5種山椒魚中最低者,且目前尚未發現牠與其他種山椒魚有共域分布的現象。另觀霧山椒魚喜歡生活在潮濕有水的針闊葉混合森林底層環境,對生活環境要求很嚴格,須有乾淨流動的水,及環境濕度大約在70~90%,溫度約在8~15℃之間。且觀霧山椒魚是夜行性動物,白天通常會躲在覆蓋物下,如腐木或石頭,到晚上才會出來活動覓食。牠的食物有鼠婦、步行蟲、蚊蠅等幼蟲,或是蜘蛛、蚯蚓、蛞蝓等。
 
雪霸處林青處長表示,由於觀霧山椒魚族群數量極為稀少,不容易尋找,且其對微棲地變化的敏感度很高,可視為生態環境品質及氣候變遷影響下的一種指標性生物,在生態及生物多樣性意義上是非常珍貴的。目前雪霸處正進行該物種族群及其棲地環境的調查與監測,希望設立長期觀察樣區以進行就地保育工作。
 
春季來訪觀霧,除可欣賞早晚雲霧的變化之外,耳朵亦充滿熱鬧的鳥鳴聲,往樹叢窺探,即可看到蹦蹦跳跳的冠羽畫眉、白耳畫眉或是青背山雀等,當然也可欣賞到臺灣胡麻花、臺灣山胡椒、臺灣馬醉木、堇菜等綻放花姿。而冬末春初也是觀霧山椒魚的繁殖季節,所以當民眾春訪觀霧地區,常會巧遇穿著研究背心的人員正專心的做調查,此時也不妨停下腳步,他們會很樂意為您解說觀霧生態的奧秘,同時,也會讓民眾瞭解雲霧林中的小精靈—觀霧山椒魚的各種秘密呦!
*
*
保育專欄~雪山苔蘚植物相調查研究四
*
*
雪山苔蘚植物相調查研究四〈文字及圖片提供/楊嘉棟先生、姚奎宇先生〉
 
目前臺灣對於全球暖化相關之長期監測資料較為缺乏,但全球暖化對物種分布的變化,諸如生物帶因溫度上升而向高海拔或高緯度地區推移,造成生態上的壓縮現象等,各國已有許多相關報告。臺灣高海拔生態系原本就是較為脆弱的生態系統,在缺少長期監測植物族群的資料,並在全球暖化的威脅下,找尋更為敏感的指標物種(例如:苔蘚植物)進行監測將是未來研究工作的重點。
待續…
 
 
代表性苔蘚選介
 
Bryum capillare Hedw. 細葉真苔。
 
特徵:植物體直立。中肋達尖突出。葉中央細胞六角形,薄壁;葉緣具舷。
 
生活型:墊狀體型。
 
採集地點:七卡山莊附近。
 
 
Hylocomium splendens (Hedw.) Schimp. 塔苔。
 
特徵:植物體規則羽狀分枝。新芽由去年的莖中間斜上長出。莖具鱗毛。中肋兩條。葉中央細胞線形,背面具前角疣。
 
生活型:點貼型。
 
採集地點:黑森林邊緣樣區。
*
*雪霸國家公園全球資訊網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