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霸國家公園電子報 2011-01-13
雪霸國家公園 第146 期電子報

本報內容由雪霸國家公園 提供
*
活動訊息~慶祝建國100年暨雪霸生態系列活動-絕色武陵音樂季
慶祝建國100年暨雪霸生態系列活動-絕色武陵音樂季
〈文字及圖片提供/本處解說課〉
 
慶祝建國100年暨雪霸生態系列活動—「絕色武陵」音樂季,將於元月15日(六)在武陵遊憩區醒獅園揭開序幕,本系列活動由武陵農場及富野渡假村參與共同主辦,音樂季首部曲定名為「梅飛色武」,特地邀請到國內外最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張正傑老師及其他傑出的音樂家共同來武陵演奏,張老師將帶著三百歲的名琴「盧傑利」,演奏扣人心弦的經典曲目,而目前正是武陵梅花盛開的時節,梅花樹下搭配美妙動人的弦樂表演,實在是相當難得的機會。
 
「絕色武陵」二部曲則將於櫻花盛綻之際豋場,2月15日(二)由胡琴演奏名家陳家崑演繹「弦外之櫻」,以胡琴、琵琶、古箏等弦樂陣容,加上大堂鼓,激盪出曼妙旋律,演出曲目由國樂名曲、經典民歌、台灣民謠,到西洋古典,透過綺麗音樂鋪陳風情萬種的春櫻美景。另外晚場則有王宏恩等知名原住民歌手參與演唱,共同相約武陵星空下。
 
這一系列音樂活動安排帶狀的花樹下音樂會,透過音樂、藝術、生態、旅遊的點線面串連,展現武陵獨特風情魅力的高山之旅。這兩場花間音樂會還將擺出「武陵茶席」,由茶師烹茶煮茗,遊客可席坐花樹下,一面聆賞樂章,一面品嘗甘美的武陵茶,感受日本人在梅櫻盛開時的「花筵」美麗體驗。此外,場中還有綠色小棧,提供雪霸生態旅遊摺頁諮詢,指點遊客深度走訪自然森林與高山溪谷之美,也歡迎到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看看聞名可愛的台灣原生鮭魚。
活動訊息~「山行紀事」雪霸志工攝影作品分享展
「山行紀事」雪霸志工攝影作品分享展〈文字及圖片提供/本處解說課〉
 
本處即日起至100年3月底,在汶水遊客中心2樓特展室舉辦「山行紀事」雪霸志工攝影作品分享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來參觀。 

此次作品作者為本處第1期解說志工蔣復國及第3期解說志工賴介中。蔣復國與鳥類世界的不期而遇,開啟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加入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員後,深深融入大自然,體認原來自己也在母親的懷抱中,述說著神造物的偉大,作品大部分屬於中高海拔的花花草推薦草。 

賴介中,從大學參加政大登山隊開始,登山是興趣,是生活的一部分,走過台灣的山林,見識福爾摩沙的真義。如今登山從興趣變成了工作,工作中帶領一般大眾及公司行號登臨高山野地,讓更多人可以享受山林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也拍了一些照片,期待和大家分享這些照片的同時,讓更多的人也可以親身感受、體驗山林之美。
本活動洽詢電話:(037)996100轉850解說課

 

生態專欄出刊訊息
生態專欄出刊訊息
 
 
 
為提供本報讀者更深更廣的視角認識雪霸園區,本處全球資訊網已陸續推出生態專欄雙月刊!內容集結了生態、登山等相關精選深度介紹,歡迎點選以下連結觀看各期內容!
 
好書共賞~99年度新書推薦〈五〉戀戀武陵山水情
99年度新書推薦〈五〉戀戀武陵山水情〈文字及圖片提供/本處武陵站楊正雄先生〉
 
樹以榮枯表現四季的更迭,鳥以飛躍展現生命的悸動。
駐足聆賞自然的美好饗宴,共同珍惜這一片青山綠水。
 
武陵管理站自成立以來已歷經17個年頭,是雪霸國家公園經營最久遠的一個駐點。近年來,武陵農場因為政策及需求面的改變,經營重點由原本安置退輔榮民,果菜園大規模公眾,改成以觀光取向為主,整個農場地貌改以一整片桃花林和梅花林取而代之,並在道路兩側種植櫻花,使武陵地區呈現截然不同的風貌,再與原生植物搭配,使得武陵地區在近年已成為饒負盛名的勝地。
 
除了地景風貌景觀的特色之外,武陵地區也是觀察各種動植物的良好地點。其中最被關注的「台灣櫻花鉤吻鮭」,在這幾年因為各項保護工作的持續推展,族群大幅成長,保育成效良好。新成立的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在艾利颱風沖毀舊有繁殖場之後,已經完成新的世代交替,穩定復育長成的大小鮭魚,也開始放流到其他鄰近的歷史溪流,希望再造鮭魚的新家。此外,其他哺乳動物像是山羌、飛鼠等,或是大型昆蟲、蝴蝶以及許多中高海拔的鳥類,都是武陵地區經常吸引遊客目光的焦點。這些景觀上的改變以及辛苦的復育歷程或是故事,都在「戀戀武陵山水情」一書中有所記載。
 
除了遊憩區的景觀之外,武陵周遭的群山更是人間仙境,雖然雪山、聖稜和武陵四秀等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需要背負重裝,辛苦攀登,才能如願欣賞到美景,但在本書中也提供許多精彩照片和篇章,詳細介紹這些高山地區的特色與美景,以饗無法親自前往的讀者,讓他們如臨親見。
 
這本書中絕大多數的照片和所有文字,都是由武陵管理站同仁親自撰寫,其中有多位都已在武陵地區服務多年,不僅非常了解這塊土地,也對它有著深厚的情感。這些第一線基層人員親身踏查武陵每個角落,並實際參與保育活動,透過其影像紀錄及文字解說,娓娓述說武陵在地的美好故事。
原生植物專欄(十二)~高山破傘菊
插圖
高山破傘菊(菊科)
學名:Syneilesis subglabrata (Yamam. & Sasaki) Kitam.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亞革質,圓形,掌狀不規則裂葉,葉柄盾狀著生,有如一把破雨傘而得名。頭花圓錐狀排列,小花全部管狀,6-8朵,花藥黑紫色。瘦果圓柱形,無毛。
 臺灣特有種,分佈於中海拔1,700-2,800 公尺森林或林道邊緣,農委會評估為易受害之稀有植物,在雪霸國家公園園區可算常見植物。臺灣另一種破傘菊-「臺灣破傘菊」則在日治時期於苗栗通宵低海拔山區發現,已超過半世紀沒有採集之記錄。
 
觀賞地點:武陵遊憩區、觀霧遊憩區、雪見遊憩區
 
文字及圖片提供/本處保育課潘振彰先生
*雪霸國家公園全球資訊網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版權所有